近日君盈配资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为健在的抗战老战士、老同志、抗战将领或其遗属颁发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”纪念章。我院病理科创始人张罗教授获纪念章,党委书记郑宁上门走访慰问,向其致以崇高敬意并送上纪念章。
一寸山河一寸血,一抔热土一抔魂。华山医院有5位英雄儿女,他们在1945年之前参加革命,用青春和热血保卫和平、反抗侵略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,感受这份跨越80年的荣耀与感动。
展开剩余84%▲
张罗
女 1929年11月生
1944年9月参加新四军,1945年入党。曾任医务员、护士长等职。参加过苏北七战七捷等战役。1979年11月进入华山医院病理科。
摘自张罗自述:
“那个时候,我读完小学该读初中了,新四军来办学校,我们都去了。后来觉得唱歌跳舞没意思,我就选择了卫校,从此跟医学结缘。卫校毕业以后把我们分到医院工作,从此就正式成为一名医务人员。
那个时候就是打仗、收伤兵,不打仗的话就走路。我们小孩也不知道,就跟着走,收伤兵,一仗打下来君盈配资,伤兵多得很,我们一个医院都要收几千人,轻伤出院、重伤转到后方去,我们就跟着主力军跑。
我记得上海是1949年5月27日解放,前一天我们就在昆山等着,第二天我们坐大卡车“咕咕”进了上海。到了上海以后就不走了。
解放后,我又去学了两年文化。后来兜兜转转,来到华山医院,和沈力行两个人,成立了病理科。”
▲
林平
男 1913年4月生
1936年6月参加革命,同年入党。1931年起在中央大学医学院(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)解剖室任技术员。1942年起先后在盐阜区阜宁县委敌工科任干事、盐东敌工部任副部长、华中军区政治部任科长等。1956年起在上海第一医科大学人事处工作,后任华山医院党支部副书记(主持工作)、副院长、党总支书记、党委书记等。1985年离休。
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,林平在地下党组织情报部门工作,转战多处。在医院工作期间,林平开展党的政治思想工作,在医院组织“学习毛泽东思想”活动,贯彻党的卫生方针和政策。他重新组建中共华山医院委员会,带领医院医、教、研各项工作逐步恢复正常,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恢复、重订和完善,振奋全院职工精神。
▲
王松岐君盈配资
男 1926年2月生
1944年11月参加革命,1945年入党。曾任人民解放军班长、排长、副政治指导员等职。1979年4月进入华山医院人保科任副科长。
摘自王松岐自述:
“1944年11月,我由叔父的朋友介绍入伍,在山东掖县独立营入伍。1944年11月至1947年10月间,从战士到当上班长,我一直对战士很关心,替战士站岗,行军替战士背包,练兵时动员全班出小操。
参军后,我感受到同志们都很团结,上级对下级关心,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。人民都很拥护我们,我就决定当一辈子兵,不回家了。当时在胶东,我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斗,有一次部队被打散,三个人或一个班、半个班在一个月内才集合起来。虽然当时我在思想上也害怕,但我总是服从指挥、听从命令、无动摇逃跑的思想。
在打仗时,战斗非常激烈,不少同志牺牲挂花。虽然这次战役虽然较以前的相比更为危险,但我的胆量也更大了。我认为为革命利益着想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这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,正是因为这样,党才相信我,这也是党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和希望。”
▲
杨云峰
男 1926年9月生
山东省海阳县人,1944年6月参加革命,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胶东战时邮局负责报刊书信收发,胶东行政公署建设学校组织干事,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办公室秘书科股长,上海第一医学院秘书科秘书,妇产科医院总务科长,华山医院总务科科长,工会办公室主任等。1985年离休。
杨云峰女儿回忆:
“少年时期的杨云峰怀着家仇国恨,加入了村里的抗日队伍。他的第一个任务是放哨,日夜守在村口的老槐树下,一旦发现日伪军踪迹,就奋力摇动那棵‘消息树’,提醒乡亲们‘鬼子进庄了’!。不仅如此,他还承担起传递‘鸡毛信’的重任,常将重要情报藏在草筐里,冒着风险穿梭于乡间。他还和民兵、乡亲们一起,学习制作和埋设土地雷。在一次伏击战中,他们埋设的地雷轰然巨响,炸得敌人人仰马翻。少年时期的父亲,用他的勇敢和智慧,为保卫家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”
▲
赵彦明
女 1930年6月生
1945年7月参加革命,1947年入党。曾任胶东军区及地方医院药剂师。1956年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工农干部卫生系学习,毕业后在科研处、妇产科医院、华山医院等单位任科员、药剂师、组织干事、党支部书记、门诊部副主任、党委秘书、主任科员等职,1985年7月退休。
摘自赵彦明自述:
“1944年,我因家庭生活十分困难,所以失学了。我也曾先后到烟台市香烟厂、纺线厂做工。那时,姐姐在革命根据地教学,回家时动员我参加抗日工作。1945年3月,我冒着枪林弹雨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到达了革命根据地——山东省蓬莱县西宋家村。在那里,我对抗日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,一心只想参加参加抗日工作,认为只有跟着共产党打倒敌人才能得到幸福和自由。所以在1945年7月15日,我光荣地参加了八路军。
1945年7月到9月,我在山东省胶东军区北海一所做护理工作。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抗战胜利了,我非常兴奋。
后来,父母相继去世,我失去了家庭关系,唯一的亲人即是共产党。在党的直接教育下,我的觉悟不断提高。通过学习我看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,革命意愿更加坚定了,并且决心争取做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。1946年,由于我成为了一名积极分子。
在解放战争期间,解放军英勇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对我最好的革命教育,使我在任何艰苦的环境里,都能以乐观的精神进行革命工作。因各方面的积极努力,我在1947年3月5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”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英雄是永恒的坐标。老一辈华山人的抗战故事,不仅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君盈配资,更是对后来者的无声嘱托。从舍生忘死的战场到救死扶伤的病房,变换的是时空,不变的是守护生命的初心与忠诚。
发布于:北京市长宏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